「人過六十,不見三人」:過了60歲之後,這兩種人不要再見面為妙

古人云 「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人生大半輩子的風雨都已走過,本該享受清閑自在的晚年。
可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像夏日裡趕不走的聒噪蚊蟲,一見面就擾得人心煩意亂。
為了讓晚年時光過得舒心愜意,這兩種人,不見面才是明智之選。

見不得你好的 「紅眼人」

1/2
「人過六十,不見三人」:過了60歲之後,這兩種人不要再見面為妙

生活中存在這樣一類人,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當你分享生活中的喜悅,他們表面上敷衍祝賀,背地裡卻冷嘲熱諷、暗自嫉妒。

與這種人相處,不僅感受不到真心的溫暖,還會被他們的負面情緒影響,徒增煩惱。
退休教師周伯就深有感觸。

他退休后重拾年輕時的書法愛好,每天潛心練習,作品在社區書畫展上獲了獎。

滿心歡喜地和曾經的同事分享這份喜悅,卻換來一句酸溜溜的話:「不就是在社區展覽,又不是什麼大比賽,有啥好炫耀的。」 還有一次,周伯的兒子考上了研究生,他在同學聚會上順口提了一嘴,有人卻陰陽怪氣地說:「現在研究生到處都是,有啥了不起。」 從那以後,周伯漸漸遠離了這些人。

他說:「年紀大了,只想和真心為你高興的人在一起,見不得別人好的人,見一面就少活一年。」 六十歲后,遠離這些 「紅眼人」,才能守護好自己生活中的小確幸。
習慣性抱怨的 「負能量源」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彷彿被負能量包裹,一見面就開啟抱怨模式。

從家庭瑣事到社會現象,從陳年舊賬到雞毛蒜皮,所有的不如意都能成為他們吐槽的對象。

和這種人相處久了,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壓抑又煩躁。
鄰居吳阿姨退休后加入了一個老年合唱團,團里有位劉阿姨,每次排練休息時,就開始抱怨。

抱怨兒女不孝順,抱怨物價太高,甚至抱怨天氣不好。

起初吳阿姨還耐心安慰,時間一長,自己的情緒也被影響,變得鬱鬱寡歡。

有次家庭聚會,吳阿姨全程都提不起精神,女兒問她怎麼了,她才意識到是被劉阿姨的負能量 「傳染」 了。

後來,吳阿姨主動減少了和劉阿姨的接觸。

她說:「六十歲了,不想再聽這些沒完沒了的抱怨,遠離負能量,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