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和父母不親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
在我們日常的人際互動中,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關係。
相較於愛情、友情等較為隨機的人際連結,父母與子女之間,因為血緣的牽絆,往往讓這段關係顯得更加緊密而穩固。

現實生活中,我們似乎從不擔心會失去父母的愛。
即使發生過再激烈的衝突或爭執,內心深處仍相信父母是愛我們的,這種情感是根深蒂固、無庸置疑的。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他們總是離家遠行,即便住得不遠,和父母的聯繫也是少之又少,甚至冷淡到近乎陌生。

😶 他們對父母的近況、情緒漠不關心,就算聽到親戚或父母的抱怨,也毫無波瀾。

這類人,是否是天性冷漠?

缺乏情感共鳴?

還是性格出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根據心理學觀察,答案都不是。
這群人往往有一個共通點 —— 他們曾經經歷過「情感忽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