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喜喪」?有何標准?按傳統,多少歲才算得上是「喜喪」

有些特別講究禮儀的地方甚至會有哭孝子這一習俗。

就是在送過世長輩入土的時候,晚輩必須要哭靈,在送的路上要哭,到了地方入土前也要哭,哭的越悲哀越能體現出對長輩的崇敬。

甚至有的家庭會僱人扮成孝子賢孫來哭。

哭的越傷心證明工作越到位。

用以體現晚輩對長輩的孝心。

3/7
什麽是「喜喪」?有何標准?按傳統,多少歲才算得上是「喜喪」

但是「喜喪」的儀式恰恰與之相反,在老人去世后,家人的哭泣被視為不吉利的行為。
不但不能哭,甚至要開開心心。

賓客到主家之後,主家招待的人多是跟賓客像平時一樣聊些家常,悲哀之色不常見。

喜喪跟平常喪事最大的不同在於穿著,「喜喪」的儀式中,只有直系子孫需要穿孝,也不用像平時的喪事那樣穿重孝,而其他親屬只需要在孝衣上有所表示就可以。

並且在某些地區孫輩為了喜慶,甚至會穿上顏色稍微鮮艷一點的衣服。

總的來說「喜喪」的氛圍是很輕鬆的,不像一般的喪事顯得氛圍壓抑沉重。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