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人知道年輕人生前經歷了什麼,可能是無數次遭到父親的鄙夷,可能是對自己的絕望,恰好就在那個節點上,父親一句「有種你就別活了」突破了心裡所有的防線,正好旁邊有最致命的武器。
於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結束了......
冷漠的語言,就是一種暴力,一種殺人於無形的武器,沒有鮮血、沒有痕迹,但是足夠可以摧毀一個人。
02
我們是如何用語言暴力,摧毀了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的神,孩子對父母說的任何話都信以為真。
正如一位教授在《中毒的父母》這本書中說的:「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說一些惡毒的話,長大后出現犯罪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57屆戛納國際創意節銀獎作品《語言暴力》,就是一個證明。
謝勇導演對瀋陽市少管所的6名犯罪青少年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都在小時候遭受了來自父母猛烈的語言暴力攻擊!
「丟人」、「豬腦子」、「廢物」、「你怎麼不去死」......
這一個個扎人的字眼,將這些孩子上推入無盡的黑暗中,最終釀成大錯。
視頻中有個12歲的男孩,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
明明不是他的錯,母親卻經常罵他:讓他去死,說自己是廢物。
也許他們的父母從未想過這些話,會推動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長們尤其要知道,所有的語言暴力,都沒有起到一點教育成分。
因為在本質上,父母只是高高在上的發泄自己的怒氣和怨氣。
在網上一搜,能發現生活中很多因為父母的語言暴力導致孩子自殺的案例不在少數。
2019年4月17日晚10時左右,一名17歲的孩子,在途徑盧浦大橋時,與父母發生爭執,孩子立馬下車從橋上跳下去,鮮活的生命在5秒之內就沒了。
2017年1月27日,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雲南鎮雄15歲的小孩,因忍不了父親的咄咄逼人,選擇服農藥自殺。
遺書里,寫滿了對父親的恨意,還有對世界的失望。
2016年四川達州渠縣的高三學生小斯,在剛結束高考的第三天,因被父親辱罵,當天失蹤。
三天後在渠江發現其身體。
在自殺的前一晚,曾在qq空間發表過十幾條說說,寫道:「他想得到父母的愛,卻永遠得不到。
」
還有成都14歲女孩小盈,因回家太晚,被父母瘋狂批評,後來女孩從6樓縱身跳下,搶救無效身亡。
2019年4月17日晚10時左右,一名17歲的孩子,在途徑盧浦大橋時,與父母發生爭執,孩子立馬下車從橋上跳下去,鮮活的生命在5秒之內就沒了。
2017年1月27日,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雲南鎮雄15歲的小孩,因忍不了父親的咄咄逼人,選擇服農藥自殺。
遺書里,寫滿了對父親的恨意,還有對世界的失望。
2016年四川達州渠縣的高三學生小斯,在剛結束高考的第三天,因被父親辱罵,當天失蹤。
三天後在渠江發現其身體。
在自殺的前一晚,曾在qq空間發表過十幾條說說,寫道:「他想得到父母的愛,卻永遠得不到。
」
還有成都14歲女孩小盈,因回家太晚,被父母瘋狂批評,後來女孩從6樓縱身跳下,搶救無效身亡。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家的孩子可以隨便打、隨便罵,其實孩子的心靈還沒有那麼強大,他們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對人格的踐踏。
長時間的不平等對待,會讓孩子走向兩條路:一條是將仇恨向內發泄,自殘或者自殺,一條是將仇恨向外,打人或者殺人。
如果你愛孩子,那麼請停止語言暴力吧,因為這是破壞彼此關係的頭號殺手。
03
最完美的教育是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父母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完美小孩,我們試圖照著這個標準,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個樣子生活成長。
殊不知,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他們會有不完美,更不可能完全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教育家愛爾維修說過:
「人剛生下來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為天才,有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
「人剛生下來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為天才,有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
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們純真的心靈。
不要要求孩子必須完美,這是不理智也是不可能的。
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愛迪生在8歲的時候,就被學校趕了出來,因為老師覺得愛迪生是「低能兒」。
而母親並不這樣覺得,對愛迪生說道:
「老師說你是低能兒,我不認同他的說法,你明天起,就不要到學校里去了。
我今天在老師面前發過誓了,我會在家裡好好的教育你。
我已立下決心,無論如何你會成為世界上第一等人物,你有沒有這個信心呢?
愛迪生說:」媽媽,我願意發誓,我一定會做一番大事業,使說我低能兒的老師聽了寒心。
「
後來愛迪生成功了,提到母親,他說:」特別感謝母親為我跟老師辯護,從那時起,我就決定不能辜負母親的期望!「
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心,就看父母是如何引導了,他們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世界上的。
我們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如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讓孩子在自己的時區里,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成長,孩子舒服,你也會幸福。
▽
《以弗所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污穢的語言,一句也不可出口。
「
孩子是世界是張白紙,當你惡語相向時,他會全盤吸收,並且把這種惡給到其他人。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標,首先是讓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我相信,當你以溫柔、愛對待孩子的時候,他會在這個世界里,感受到最少的傷害,最多的善意,最濃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請停止語言暴力,從現在開始!